"偷看来的。"她嘿嘿英两声,神情颇为得意。
——她的骑术精湛。
"谁教你的?"他再问。
"摔几次就会罗!"她说来轻松,像是理所当然似的。
——她的枪法俐落。
"谁教你的?"他还是问。
这回,小小歪着头想了想,才回答:"不记得耶!好像就这么会了。"
另外,她还能在顷刻问便剥掉一只兔皮,并剔除内脏、洗净、上枝烘烤。
"谁教你的?"
"这还用人教吗?"她们高头,骄傲的说。
耶微隆庆看着她,静默了一会儿,才又再问:"你的书应该也念得不错吧?"
"哈哈!"小小傻笑出声,模棱两可的回答:"大概认得几个字吧!"
耶律隆庆挑挑眉。"那女红呢?"
"没试过。"这次她很直接坦白的表示。
"中馈(指妇人在家煮饮食之事)?"
小小傲然挺胸道:"我会烤野兔,烤乳猪也试过一回。"
"那琴棋书画呢?"
"只通了九窍,还剩'一窍不通'。"她有些心虚的说,还刻意加重"一窍不通"的语气,只是不晓得他有没有听懂就是了。
他认输了!他发现,他可爱的小妻子只是长得像娇娇柔柔的宋室女子,但她的内心却是十成十北地儿女的本质。
第三章
析津府为辽国南京(即今之北京),本是辽的陪都,为了便于指挥南进,于是萧太后决定暂时定都于此。
一大清早,街上便已聚集了不少的摊贩,来往人群众多,应小小的要求,耶律隆庆陪着她慢慢策马走过外城,以便她观察辽国人的日常生活。
辽国男子一般穿羊狐皮袍、皮裤,较富有,或稍有地位者则在肩背间围着锦貂制成的"贾哈"。女子则着各色团衫,直领、左衽,长裙前长可拂地,后面曳地五寸余,双垂红黄带,头梳罗髻或垂辫。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小小觉得恐怖的是辽国男人的脑袋。耶律隆庆的随行人员都头戴毡帽,所以小小一直没发现帽里的乾坤。事实上,大部分的人也都头戴各式顶帽,皮帽、毡帽、狐帽、貉帽等,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嘛!可那些没有戴的人……还有偶尔摘下帽子抓抓痒的人……
天哪!他们顶着光头还不打紧,为何还要特地在两鬓或前额留下一或两绺如铜板大小的头发呢?而且还将其修剪得奇形怪状的!
小小瞪了半天,倏地仰头盯着耶律隆庆,有些怕怕的问:"你们辽国人都是那种……那种头吗?"
耶律隆庆随意的瞟了一眼。"是啊!那叫髡发。"
"已经是光头了,还髡什么发!"小小嗤声道。"你为什么没有那样?"
他耸耸肩。"长年打仗,连胡须都顾不着了,哪还有时间顾到头发这种小事。"
"你是说,"小小眯着眼看他,"若是不打仗了,你就要去弄出那种怪头吗?"
耶律隆庆不置可否的耸耸肩。小小霍地抓住耶律隆庆的衣襟,将他猛往下扯,直到他们眼对眼、鼻尖相碰。"我郑重的警告你!你要是敢动你头发的歪主意,我就……就……把你大卸八块!"
"不准动?"
"一根都不许碰,让它们好好儿的待在原位就行了!"
"好吧!"
小小眯着眼说:"你发誓!"
耶律隆庆叹了口气。"我发誓绝不动自己的头发,可以了吧?"
小小又瞪了他好一会儿,才松开手。"只要你不去碰你的头发,我可以帮你梳头。"
耶律隆庆闻言双眸一亮。"真的?那我就绝对不会去动我的头发!"
小小又转头开始浏览着街道,边随口问道:"待会儿上哪去?"
"先回恒王府休息一会儿,再进宫去拜见母后。"
"你的皇帝哥哥呢?不用去觐见吗?"
"他不在宫里,"耶律隆庆答道。"现在是春捺钵时节,这会儿他应该在鸭子河。"
"春捺钵?"
"游猎,雁群、鸭群、鹅群,都有。"
"什么?"小小惊呼一声,又突然出手把耶律隆庆抓到面前。"打猎居然不带我去?"她的语气阴森森的,好可怕。
耶律隆庆啼笑皆非的说:"他出发的时候我们还在回来的路上,怎么带你去?"
小小仍然死盯着他,满脸的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