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先是在朝会?上探了探口风。
因着军演一事,戴梓这名虽不是科举出身,却出身于官吏清贵之家的能臣自然颇得朝臣的瞩目。
康熙拿戴梓为例,在朝堂上笑称不知在世上有多少如同戴梓一般的聪明人,却因科举而没有入仕。
虽然康熙看上去只是一句顺口玩笑话?,但所谓金口玉言,又是在朝会?上所说,这个话语落在朝臣耳中自然引起轩然大波。
有科举出身的文臣很是不忿,认定了戴梓从才学上必然和他?们相差甚远,出口嘲讽却是被视戴梓为军中天人的将领们对骂,在朝堂上闹腾不休。却是几乎没有人发现,康熙真?正的含义。
唯独几名察觉到的朝臣在这乱糟糟的朝堂之上,也只是沉默的交换了一个目光,将心中的疑问按捺在深处。
一连几日,在朝会?上,没有任何的结果。
朝会?结束,也没有任何大臣的奏折上提到这件事。
康熙坐在东暖阁中第一次有了后悔的冲动——既然自己是皇帝,是不是应该直接下令才更好?
清朝科举制度和明朝一致,沿用八股取士。八股文的问题很多,第一以四书五经取题,严格要求符合题意,绝对不允许擅自添加自己的想法。第二要求四副对子平仄对仗,绝对不能出现任何亵渎圣人的内容。
条条框框的八股文延绵数百年之久,题目到了最后也都是殊途同归,年年都有教书先生和所谓的‘猜题人’猜中题目。若是猜中的学子,自然可以用往昔精心准备好的文章,考上的几率自然也要大上许多。
更何况,不少学子文采不错,但偏偏对这要求死板的八股文是束手?无策。从明朝采用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内容以来,不少在单一方面独有才华的士子很难通过科举入仕,只能为官员充作幕僚,极少数才能引荐为官。
经年累月的时间下来,学子们早就已经习惯以八股文论学的习惯,康熙担心若是直接下令在科举中更改或者撤销八股文,只怕众口不调,天下大乱。
他?寻思着到底是直接撤销八股文在科举考试中的应用——还有由部分地区开始试行,直到众人接受之后,才能转而施行到整个大清中?
想得越多,康熙越是皱紧了眉头——改革是蓄势待发,势必将要进?行的——现在的问题是从哪里,从谁开始执行?
想到需要负责的人,康熙越发严肃了。对于他?来说当然知道走这一条路对大清,对整个国家的未来都有无限的好处,这人必然在随后的历史上能画上重重的一笔!
不过,在臣子的心中只怕会?联想到历史上改革失败的惨剧……
偏偏科举不但涉及面广,一动更是牵动全天下学子,必然要文采出众、众望所归、泰山北斗级别的文匠才行。
若是前些年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尚在之时,他?倒是不错的人选,只可惜对方现在已是年老体迈,重病卧床……康熙闭上双眼仔细的将朝上的每一名大臣都拿出来盘点一番。
身为当今砥柱中流的保和殿大学士李霨的名字跃然出现在康熙脑海之中。他?蹙眉思考片刻,反复掂量,琢磨数遍之后,康熙沉声缓缓开口:“梁九功。”
“奴才在。”
“传保和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李霨、户部侍郎兼侍读学士林如海、翰林院掌院学士王鸿绪、侍读学士张英、李光地、张玉书、考功司郎中张九徵火速到东暖阁觐见。”
“喳!”
不出半个时辰,朝臣们都聚在东暖阁旁的偏殿内等待皇上的宣召。让他们有些疑惑的是在场的均是汉人文臣,且大多关系亲近,往来甚多。
虽然心里泛着嘀咕,不过自从进?了偏殿,几位大臣就被殷勤的小太监请坐奉茶,还送上了几碟子点心,一派平和的模样倒是让众人吊在空中七上八下的心脏落袋为安。
李霨坐在首位,他?无心和其他人说话?,独自凝眉沉思。他?心中有些预感——只怕是和皇上前几日在朝堂上突然提到戴梓的玩笑话?有关。
皇上……难道是想……?
李霨眼皮一颤,心里起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他?下意识的抬起头环视在场的文臣,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特别之处:除去他?和另一位德高望重的考功司郎中张九徵以外,在场的都是三十岁到四十年,可谓是正当年的青年才俊。
而和自己一般年龄偏大的考功司郎中张九徵,虽然官位不高,却是以不在意出身门第,推荐博学鸿儒之士为世人所知的开明之辈,更何况其子张玉书也在皇上宣召名单之内。
越想越是肯定心中想法的李霨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一般,整个人都愣在当场,过了半晌才苦笑不已。
那自己,得在里面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才好?
“李大人?”林如海低声唤道,“您觉得皇上宣召我们是出了什么事?”
“……”李霨瞥了林如海一眼,迟疑片刻还是摇了摇头,“等皇上宣召咱们就知道了。”
“诸位大人,皇上有请。”梁九功掀开帘子走入茶水间,脸上带笑请众人见驾。
众人进殿请安,被叫起后就垂首竖立在下头,久久都没有听见康熙的发话?声。
随着时间的变长,诸多大臣也开始忐忑不安,李霨正想抬头看看康熙面色的时候,耳边突然响起了声音。
“诸位爱卿。”
“臣在。”众人精神一抖,竖起耳朵全神贯注的听着康熙接下来的话?语。
“朕有心将《四书章句集注》从科举考试的答案注解上取消。”
这话?仿佛是一道惊雷轰鸣一声划破台下诸人的脑海,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皇上想说的话?语居然是这个,一时之间震惊过度,许久都是恍恍惚惚的。
“皇上!?”唯独早有预料的李霨苦笑一声,“皇上,这万万不可啊!”
随着李霨的话?语,其他人才从惊愕中回过神,一个个跪在地上大喝道:“皇上,这万万不可啊!”
康熙却显得极为冷静,他?早知道这场战役不好打,但是不把这些文官的嘴巴堵住,如果连第一步都失败,那后续真?真?正正开始科举改制的事儿就简直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了!
“你们告诉朕,为何不可?”
翰林院掌院学士王鸿绪资历最低,却是第一个开口缓缓道:“回皇上的话?,自南宋朝起,《四书章句集注》就作为学生必读的书籍,也是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臣乃是十二年进士出身,十四年主持顺天乡试均是以此为学生晋身所用,如若一下子篡改,用其他书籍替代恐怕天下学子均会?大乱!”
“王鸿绪,你回答朕一个问题。”康熙手?指敲击着御案,态度显得很是平和,“《四书章句集注》是谁写的?”
王鸿绪脸孔微微泛红,他?下意识的认为康熙是在羞辱与他?,压抑着怒火缓缓道:“臣自然知道,《四书章句集注》乃是南宋朝朱熹先生所著。”
“论语乃是孔子所著,孟子乃是孟子所著、大学乃是曾子所著,中庸乃是子思所著。”康熙慢慢的念道,最后才反问一句,“既然都不是朱熹所著,为何只能用《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的答案?”
王鸿绪一愣,下意识的反驳道:“皇上,这怎么可以一概而论,《四书章句集注》乃是对几位先师的注解……”
“朱熹是孔子的学生吗?是孔子一族的子孙吗?他?有什么资格代替先师留下教导众人的书籍?”
王鸿绪脸孔涨的通红,却是一时之间不敢发话——孔子的后族代代传至今朝,可没有人说他?们改姓成朱了!这话?语接下去,那他还如何面对众先师?
“既然他非孔子本人,也非孔子学生,又非孔子后人,那他凭什么知道自己对四书的了解才是先师们的想法,又凭什么拿这个来作为框架,让天下众多学子不敢以其他学派而论?”
“这……”
“皇上所说有理。”林如海却是惊喜交加,科举考试必须要以《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的事情早就被诟病已久,如林如海这般对此不满意的也大有人在,只是架着考试必须使用这个而毫无办法。
“臣也觉得有理。”考功司郎中张九徵慢吞吞的开口。
“老师——!?”王鸿绪惊呼一声。
“臣以为,《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出现之前,对四书的看法可谓百花绽放,各大门派均是各抒己见。自从南宋朝廷将此书列为科举必用的书籍以后,其他流派可谓均亡,再也无人能够掀动程朱理学一派的地位。”张九徵慢条斯理的说道。
“况且,即使以《四书章句集注》为想法写八股文,和以自己的想法写文章,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笔学识,开放总比不开放的好,唯有百家言论重现于世,才有进?步呐。”
“没错,”康熙略有些惊讶的看了看张九徵,“朕觉得既然如此,今年的秋闱时间过于紧张就不行更改。从明年开始,停止以《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标准答案,也放弃八股文必须完全围绕四书论题,当然如有学子继续采用,自然也是可以。”
“皇上,若是如此,臣认为倒不如直接分成旧式和新氏考卷,让学子自行选择?”林如海拱手朗声道。
“若是分成旧式和新式考卷,那分别采纳多少人这也是个问题。”侍读学士张玉书慢慢开口,“只怕到时候新式人多,旧式试卷的考生必然要反对,旧式多,那下一轮用新式卷的考生必然数量少。”
“本官认为,采用一个百分比,定制定量人数,例如乡试五千人,取前十分之一人数,即为五百人,其中旧式卷三千人,新式卷两千人,则取旧式卷三百人,新式卷两百人。在考试前工部所有学子选择的试卷数和录取名额即可。”林如海侃侃而述。
张玉书垂首思量片刻,慢慢点头:“皇上,臣认为林大人所言有理。”
“很好!林爱卿所说深得朕意,此事就如此安排下去。”康熙满意的点点头,将这事交给林如海去做,另一边他和颜悦色的再次与张九徵说话?,试图看看对方还有什么想法。
张九徵已快七十岁,在这里也算得上老当益壮的官员。康熙使他来更是因为他多年以来学生无数,虽官职不高却是桃李满天下,原先担心在朝堂上会?出言反对,康熙还抱着先要说服他?用以劝服其他人。
却没想到整件事情如此轻松,张九徵完全没有反对的意思,甚至在听到皇上的问话后还开口说出了一个请求:“皇上,臣有一事相求。”
“张爱卿请说。”
“科举考试素来讲究外貌,面容有损,肢体有伤残缺者均不能科举。臣请皇上开恩,请让这些学子能重上科举。”
康熙瞳孔微缩——这话?正是他想说的!
“张爱卿。此事朕早有想法,既然爱卿有心朕也允了,明年起,容貌有损者,肢体有伤残者均可参加。”
“谢皇上隆恩!”
紧接着,康熙又再接再厉,提出了第二个想法。匠人们从明年开始也可以参与科举考试。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陪着爸爸去医院检查身体,结果居然检查单一出直接被医生喝令住院...
真是完全没有想到这种程度,医生甚至说我们的情况能入院检查发现已是极少数,很多可能发生到昏迷甚至猝死送往医院才会被发现。
这周都要晚上陪夜,白天也要上班,所以可能没时间码字,目前开始就是存稿君(还好存稿了OJZ)
劝解大家一句,如果发现家里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有暴瘦,口臭明显,嗜睡或者多尿多食等情况,都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拖拖拖啊!
祝福大家家里人都能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