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天涯书库

小说在线阅读
免费小说阅读

第31章 意外考题

牛奶炖菠萝Ctrl+D 收藏本站

春闱考试要考三天,这三天不管是吃喝拉撒还是什么,都只能在木棚子里进行。每个木棚子里都有一张桌子,一把凳子,一个木桶。这木桶也就意味着你只能在棚子里解决如厕问题。

每天都会有专门的奴仆过来换一遍,郭安澜实在无法忍受和木桶的气味,除了必要的水量补给外,连食物都吃的不多。

不过,也不是她故意克制自己的胃口,而是这考场都由人专门准备吃食——早上吃的是清粥腌菜陪两个大窝窝头,中午则要稍微好点,有粗米饭和一碟青菜,晚上吃的最差,都是中午厨房剩下来的菜。

其实,并不是所以人都吃同样的东西,如果你家里有钱,可以托人买点肉食荤腥,只是要被严格审查,这是对家里有钱有势的考生专门准备的优待条件。

宋氏之前就让四安去给郭安澜打点这些,可被她拒绝了,倒不是她承受能力有多强,而是郭安澜嫌麻烦,不想被人打扰考试。

宋氏说不过她,便只能依着郭安澜的性子来。连四安都不能理解自家少爷的这番行为——每天吃那些寡淡的东西,还有力气写文章吗?只不过,宋氏作为当家主母都劝不住郭安澜,四安作为她的书童,也只能老老实实照做。

郭安澜拿到考题时,愣了一下,本次的科举考试内容竟然和以往不一样,删掉了每次必考的论古题,而是换了一种新的题材。

这题材正是考察举人们对大正王朝地理环境的熟悉程度——越是往下看题,郭安澜的神色就越发严肃,也不知这出题人是谁,竟然会想出如此巧妙的题目。

比如其中的一道题目问就是——如果汴京的大运河堵塞,会是那些原因造成的,且如果你是汴京刺史又会采取何种措施挽回损失、安置后患。

这可是一道十足十的时政焦点题啊!郭安澜不禁想起以前听父亲在饭桌上谈论的事情,某个县突发大水将堤坝冲毁,由于知县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倒是洪水越发猛烈,差点将整个都府冲掉,而这次丝毫不太起眼的洪水事件更是造成了几万人的牺牲,其中有超过几十万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此事传到京都时,引起皇上震怒,不禁罢免了地方官员的职位,还命人将他们待会京都问罪。连所属的州官都被连降三级,下达了永世不得回京述职的铁令。

看来这次出题的源头就在于父亲郭伯谦和他们无意谈论起来的饭后闲聊。

郭安澜可是有前世的记忆在,这些题目具体该怎么做,她在后面都看过了标准模板,只是这些对策都是来自于治理国家赫赫有名的大臣们颁布的法令,郭安澜要是一字不漏的全部写出来,估计会被人怀疑妖孽附体,只怕会被怀疑关注起来。

本就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注意的郭安澜还是决定只写出关键几点,其他的内容则由自己自己思考,把这些题目的大纲要点列出来后,郭安澜这才开始动笔在宣纸上作答。

本朝选取进士的考试十分看着字体,如果你能写出一手漂亮让考官过目不忘的秀丽字体,那么,进士及第的可能性会大大加大。

这是历年来从没有变过的考试真理。也正是因为这条没有明文规定的潜规则,郭安澜从六岁起就开始跟着大师学习书法,只是他们顺德侯府早已没落多年,能托人放到大师门下练习书法已是不容易,又怎么可能让大师亲自指导她练习字体。

郭安澜后面又跟着几个师傅学了书法,有了专门一对一的指导后,这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让她对自己的书法稍稍有了信心,反正是不是加分项还不得知,但绝对不会让她因为字体失分。

写出来的楷体娟秀不失张扬,工整不失漂移。郭安澜稍稍加快了一点速度,科举考试的题目量还是非常大的,如果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完全部的题目,对考生来说还是有不小的难度。

这次来收题目的太监拖着长长的声音道:“考试时间到了——请各位考生停止作答,如果还有人动笔,一律以不合格计入成绩。”

郭安澜把卷子检查了一遍,又修改了不合理的地方,这才将试卷交了上去。

这次的题目变化较大,很多考生没有完全写完便被强制收了试卷,郭安澜甚至还听到她左手边的考试哭着哀求那太监缓缓时间,可对方毫不犹豫地收了试卷,还让人记下他的名字。

“杂家不是已经提醒过了吗,你这样的行为可是违法我大正王朝颁布的律法,可是要以零分处理的!你也别求杂家了,这又不是杂家能做主宽限时间的。”

太监松开他的手,收了卷子便匆匆离去。

郭安澜看不到发生的情况,但能听到考生绝望了哀求声,这便是科举考试的残酷之处。总有人因为各自情况被淘汰,同样的,有人入榜就有更多的人滑榜。

第二天很快就到来,郭安澜接过题目时,倒是没什么感觉,和她料想的题目一样——中规中矩的策论题,全部是来自四书五经上的内容,只要按照朱子先生标注的内容来答便出不了大问题。

前两天都很平常,倒是最后一天的策论大题让郭安澜有些意外——她没想到这次的题目会直接问到北漠鞑子和大正王朝发生的战事上,这问题也很笼统,只问你有何想法,根本不给出具体的要求来。

最后压轴的文章可不是什么都能答的,郭安澜因为前世崔宪的关系,会主动了解有关漠北鞑子的事情,可很多的考试根本不太高兴国家大事,只是一心窝在房内挑灯夜读,两耳也不会主动打听窗外事。

看来这次的出题人真的是不太好对付啊。

郭安澜苦思冥想,首先这个战事上来看,明显是漠北鞑子更加占据上风——他们生活在苦寒之地,又爱骑马射箭,性格彪悍粗鲁,根本不爱跟南边的大正人打交道。

两个国家会发生战事也是在所难免的,郭安澜总不能一味吹嘘大正王朝在皇上的英明统治下迟早会战胜野心勃勃的鞑子吧。那样的内容写出来不过就是在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