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天涯书库

小说在线阅读
免费小说阅读

第四十章 轩然大波然

高月Ctrl+D 收藏本站

次日一早<>杨元庆带着丹阳公主杨芳馨前往晋阳宫去觐见少帝杨侑<>或许是因为和江佩华在一起的缘故<>杨芳馨来太原路上那种凄凄惨惨的神情此时已经看不见了<>变得神采飞扬<>受到江佩华的影响<>她对杨元庆的态度也没有从前那样冷淡了<>

杨元庆骑马而行<>跟随在马车旁边<>四周又有数百名亲兵护卫<>

<>公主殿下www.tianyashuku.Com<>昨晚休息可好<><>

杨元庆在马车旁笑问道<>他本人则恢复得很好<>和家人在一起<>只经历一夜<>他一路跋涉的劳顿都消失了<>格外地精神抖擞<>

杨芳馨却没有出声<>半晌<>她才小声问:<>杨总管<>你会不会让我住进晋阳宫<><>

杨元庆感觉到了她心中的不安<>便笑问她道:<>你自己愿意住到晋阳宫吗<>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安排<><>

杨芳馨却不肯说自己想留在杨元庆府中<>她转个弯说:<>如果阿姊也住进晋阳宫<>那我就愿意搬去晋阳宫<>反正<>我想和她在一起<><>

杨元庆呵呵一笑<><>我明白了<><>

<>杨总管.....<>

马车里<>杨芳馨又忍不住问道:<>冰儿说你是世间最宽容仁厚的男人<>你认为自己是吗<><>

<>我是她爹爹<>对她来说<>当然是世间最宽容仁厚的男人<>你不是同样认为你父亲是天下最好的人吗<><>

<>是的<><>

马车里杨芳馨低低声道:<>我的爹爹是天下最慈爱、最宽容、最善良之人<>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他<><>

沉默了一会儿<>杨芳馨又小声道:<>杨总管<>谢谢你<><>

<>谢我什么<><>杨元庆不解地问<>

<>谢谢你尊他庙号为武帝<>没有用炀、衰、哀、末、纣这样的字眼贬低他<>我听说唐朝贬他为炀帝<>杨总管<>我希望你能战胜唐朝<><>

杨元庆点了点头<><>公主殿下<>你要记住这一点<>唐朝是我们的敌人<>不光是我杨元庆的敌人<>也是你的敌人<>是大隋的敌人<>你就算对我杨元庆不满<>也不能赞美敌人<><>

<>我不会<>我绝不会去赞美一个贬我父亲为炀帝的敌人<><>

晋阳宫位于北城外<>需要从北城出去<>杨元庆的队伍转到了晋阳大街上<>晋阳大街是太原城的中轴主干道<>笔直地连接南城门和北城门<>一直延伸出去<>最后的终点便是晋阳宫的正门<>晋阳门<>

他们刚到晋阳大街<>却听见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喊声传来<>只见黑压压的人群从南面向北而来<>令杨元庆吃了一惊<>他一摆手止住了队伍<>这时他看清了<>绝大部分都是穿着儒袍的士子<>而不是顶盔冠甲的士兵<>这使他稍稍松了口气<>刚开始他还以为是军队入城了<>

杨元庆的眉头随即皱了起来<>这些士子打着横幅<>挥舞手臂<>很明显是在示威游行<>发生了什么事<>他立刻对一名亲兵道:<>去打听一下<>出了什么事<><>

亲兵催马飞奔而去<>杨元庆则命手下加快速度<>先去了晋阳宫<>

一只小小蝴蝶煽动翅膀可以引起千里外的暴风雨<>裴氏子弟裴青松不经意的一番话泄露了天机<>引发了这次轩然大波<>几十名国子监士子经过一夜的串联<>发动了三千名国子监士子的游行请愿<>

他们打着巨大的横幅<>‘不要门阀<>要公平<>’<>抬着孔子的塑像<>浩浩荡荡在晋阳大街上的游行<>不断吸引从各地赶来参加科举的士子一并加入到游行队伍中<>一个时辰后<>游行队伍已经达到两万余人<>盛况空前<>引来了数十万太原民众夹道围观<>

京兆府出动了数百名衙役维持秩序<>九门军也奉命出动了五千骑兵在游行队伍的前后左右巡哨<>唯恐引发其他严重事情<>

<>科举公平<><>

<>不要门阀<><>

.......

<>唯才取士<>反对内幕<><>

士子们群情激昂<>振臂高呼<>很多人眼泪都流了下来<>他们声嘶力竭<>渴望着能够公平的考试<>实现他们一生的夙愿<>

队伍浩浩荡荡向北门走来<>北门已经关闭<>三千弩手站成五排<>冰冷的弓弩对准了迎面走来的士子<>两边各有五百骑兵手执长矛战斗<>杀气腾腾<>穿过北门再走数里便是晋阳宫<>北隋王朝的政治中心<>士兵们不容许他们从北门出去<>

队伍越走越近<>所有的士兵也越来越紧张<>九门将军马绍站在城头<>紧紧握着刀<>手心攥出了汗<>他嘴唇绷成一条线<>目光死死盯着越走越近的游行队伍<>就在这时<>北城门外忽然传来士兵大喊:<>马将军<><>

马绍快步走到城头另一边<>探身望去<>只见一名骑兵出现城下<>手中高举一面金牌<>高声喊道:<>总管有令<>开启城门<>不要伤害士子<><>

马绍一颗心蓦地放下<>他又迅速走回另一边<>只见游行队伍已经走进百步内<>他立刻高声令道:<>撤军<>开城<><>

弩手和骑兵纷纷撤走<>北城门缓缓打开<>数万士子穿过城门<>向晋阳宫放向浩浩荡荡而去<>

.........

晋阳宫紫微阁<>杨元庆正和五名相国紧急商议太原城内声势浩大的游行<>裴青松在酒肆说得话并没有错<>杨元庆确实是想用这次秋试的契机拉拢河北士族<>从而为明年春天发动的河北战役做好政治上的准备<>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在一定限度上的公平<>

早在两个月前<>王绪提出科举建议时<>紫微阁五名相国和杨元庆便达成了妥协<>按照三三四的比例分配这次科举名额<>也就是河东以外士族、河东士族和公平录取名额<>

但士子们的**和对公平的诉求<>使他们达成的妥协面临新的挑战<>五名相国都沉默了<>这时<>昨晚刚刚赶回来的杜如晦叹口气道:<>士子们诉求公正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这是北隋的第一次科举<>为了建立声誉<>我建议索性就彻底放开<>承诺公正科举<>响应士子们的诉求<><>

裴矩摇了摇头<><>如果是盛世<>公正科举可以实施<>但现在不是<>我这些天也接见博陵崔氏和范阳卢氏派来参加科举的子弟<>博陵崔氏派来五人<>两嫡三庶<>范阳卢氏派来派来六人<>三嫡三庶<>我发现他们派来的并不是最优秀的子弟<>像崔弘升的三个孙子启元、启东、启白都没有来<>还有范阳卢氏派来的子弟也是我没有听说过<>由此可以看出河北士族还是比较谨慎<>我能理解他们的谨慎<>他们也怕太高调被窦建德收拾<>可如果真的按照杜相国的想法<>一律公平考试<>那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可以说<>河北士族子弟一个都考不上<>毕竟河东士族都是全力以赴<>这样的后果会很严重<>河北士族会认为我们不给面子<>所以还是得分配名额<>只是看怎么个分配法<><>

王绪虽然和裴矩一直是明争暗斗<>但在科举这件事上<>他却和裴矩的立场差不多<>而且他还要更偏激一点<>他是坚决反对科举<>主张九品中正选士<>所有的名额分给各郡<>由各郡中正官推荐优秀子弟<>这样一来<>王学子弟至少要占据两成的名额<>推行科举无疑是侵犯了他的利益<>

<>我支持裴相国的意见<>这次科举是我建议的<>其实我最初的方案就是实行折中的科举中正制度<>推举和考试相结合<>各郡可推选多人<>比如根据各郡人口<>推荐二十人到五十人不等<>然后再在各郡推举的人中进行考试科举<>这其实是开皇年间实行的办法<>我认为更加容易被人接受<><>

<>我反对王相国的方案<><>

说话的是崔君肃<>他出身清河崔氏<>虽然清河崔氏也是坚决反对实行科举的士族<>但崔君肃却因为跟杨元庆多年<>他的思想比较开明<>他主张应该给寒门子弟一个机会<>所以他是大力主张实行科举的开明派<>

<>我认为杜相国说得对<>就算是公平考试<>实际上也是名门望族占优势<>前几年的丰州科举是因为没有名门士族参与<>所以寒门子弟录取较多<>但今年的科举非同一般<>河东的河北名门士族基本上都参与<>能给寒门子弟的名额本来就很少<>如果按照裴相国的方案<>预留给大部分给名门子弟<>而剩下的再公平考试<>那么对寒门士子就更不公平了<>能考上一两个就是万幸<>说不定连一个都考不上<>天下人就会怀疑我们科举的公平<>索性放开<>一切按照真才实学来评判<>大家认为怎么样<><>

所有人都回头向杨元庆望去<>杨元庆站在窗前<>默默注视远处<>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见晋阳宫大门<>晋阳宫大门前<>数万士子已经到了<>他们静坐在大门的草地上<>保持着安静<>用一种无声的语言诉求公平<>

巨大的横幅依然竖在空中<>‘不要门阀<>要公平’<>这几个大字格外地刺眼<>

二百个录取名额可以直接入仕<>这是一块具有巨大诱惑力的圆饼<>每个人都想给自己多分一点<>但饼只有这么多<>一些人增加了<>一些人就会减少<>所以不管怎么分<>总会有人产生意见<>

但不管怎么有意见<>最终方案必须由他杨元庆敲定<>

杨元庆叹了口气<>他不能不考虑河北士族的利益<>还是京兆韦氏<>吴兴沈氏等等其他地区望族的利益<>他都要考虑到<>

沉默良久<>杨元庆终于做出了最后的结论<>他缓缓道:<>二百个名额中<>三十个名额留给我来决定<>其余一百七十个名额全部由考试产生<>公平录用<>至于主考官<>我推荐李纲来担任<><>

..........(